蒙马特的爱与死
蒙馬特之愛與死
可播放- 又名:Love and Death in Montmartre
- 主演:
- 导演: 陈耀成
- 类型:纪录片 , 同性 , 传记
- 地区:中国香港
- 年份:2019
- 语言:汉语普通话
介绍:欢迎在线观看由 等主演的纪录片片《蒙马特的爱与死》, 别名:Love and Death in Montmartre, 影视集合第一时间为你提供《蒙马特的爱与死》,如果你喜欢《蒙马特的爱与死》请把它分享给的朋友,有您们的支持我们会做的更好。祝你观片愉快! 剧情简介: In 1995, the young Taiwanese woman writer Qiu Miaojin committed ******* in Paris’s Montmartre district, leaving behind the autobiographical novel LAST WORDS IN MONTMARTRE. Two decades later, the novel was published in English by the prestigious New York Review Books, bringing Qiu renown in Western literary circles and quickly prompting translations into other European languages... 看最新电影上影视集合影院(www.ysjihes.cc)
- 播放列表
- 内容介绍
- 网友热评
- 云播lz
- 云播bj
云播lz线路支持手机、电脑在线观看,无需安装插件
资源下载
抱歉!【影视集合】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下载资源,请您继续关注!
猜你喜欢
开拍吧,拉拉片!
戴思睿·阿卡万 谢丽尔·邓耶 苏·弗里德里希
纪录片 同性
2018/美国
8.3
德菲因与卡罗尔:反叛缪斯
卡罗尔·罗索普洛斯 德菲因·塞里格 香特尔·阿克曼
纪录片
2019/法国 瑞士
9.2
无知之夜
Bhumisuta Das
纪录片
2021/法国 印度
8.1
反叛吧女同们
Indigo Azidahaka Karen Fisch
纪录片
2021/英国
8.5
如何拯救一名死去的朋友
玛鲁夏·西罗奇科夫斯卡娅 基里尔·莫列夫
纪录片
2022/瑞典 挪威
8.2
一间拉吧的往事
纪录片 同性
2022/美国
8.4
自我和他人
Gocho Shigeo
纪录片
2001/日本
8.4
我们在这里
纪录片
2015/中国大陆
9.0
蒙马特女书
纪录片
2017/中国香港
7.7
第8修正案
Wendy Grace Andrea Horan Ailbhe Smyth
纪录片
2020/美国 爱尔兰
8.1
角斗士2
保罗·麦斯卡 佩德罗·帕斯卡 康妮·尼尔森
剧情 动作
2024/英国 美国
6.4
哪吒之魔童闹海
吕艳婷 囧森瑟夫 瀚墨
剧情 喜剧
2025/中国大陆
8.5
采访还挺真诚的。不喜欢矫揉造作地念白和cosplay。
成为女作家,从辛苦地读翻译过来的外文书,到自己的书被译介到国外,“我想象中的她会希望自己能在世界作家之列”,是世上最伟大的传奇。成为女作家是最热血最浪漫最炫酷的事。 看到一些向往的研究,以及渴望得到的老师的指引。于我而言,在这样的时刻,看到这样的存在,太重要。 「写作是学习不要害怕。」 惊喜的是里面有张小虹,之前读了她的《城市是件花衣裳》,*读张爱玲。
有点太长了,但是看到了年轻时的Ari。
开篇就点出邱妙津的名字,然后整个片子就笼罩在爱与死的阴暗、扭曲里了。因为死,爱失去了明媚和温暖,让人由衷的体会到了冷。死亡因为爱变得更美,是一种冷眼旁观的美、一种毁灭的美。所以一直讲《蒙马特遗书》最高的艺术性是在邱妙津的死亡里。她的死亡把书变成了一场无声的控诉、行为的艺术。但明明和她的初衷截然相反。听说有好多人讲,活到二十六岁就好,过了二十六岁就觉得自己肮脏。其实如果邱妙津有选择,如果爱的纯粹不是必然导向爱的灭亡,她的生命才不会停在二十六岁。不过是因为早慧,不过是因为她过早的勘透了爱和死亡。质本洁来还洁去,平权运动用她扯大旗真的是有点硬蹭的感觉。她走了,这个世界还是一样污浊。啥也不是。(把日记用朗诵声朗诵真的很受不了
片中提到 93 年电视记者潜入女同志酒吧**,直接导致其中一名入镜女性**,也许受其影响,《鳄鱼手记》中也**提到电视报道、暴露、质疑、代表大众霸凌鳄鱼的情节,这让我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台湾同志运动的历史中(似乎必然性地)存在一条(电视)媒介、暴力/伤害性凝视、同志的死亡——被看、被出柜、被**——三者之间纠缠不清的线。而我在读邱妙津的文字时迟迟无法跨越的共情的沟壑,这样想来,也许也来自她过分地、过深地、过痛地凝视自己,凝视自己的性与性别、自己的爱、自己的死。她最后的**是西苏,唉,出国读书有好的**、令人激动的学术生活,也依然不能保证人能快乐啊!她殉道的不只是女同志,更是精神健康,是正常谈死的愿望吧。
7分。原来大名鼎鼎的埃莱娜·西苏是邱妙津在巴黎八大的**……真好……陈耀成再一次把握住了邱妙津作品乃至人生的主题:爱与死的协奏。相对而言比较认同赖香吟说邱妙津的**不是一种表演,而当外国的那些学者都将其视为艺术的时候,我觉得这一切都糟透了。bi-polar啊。
知识分子电影 融合文学、纪录片、舞蹈与行为艺术的综合散文电影
明明有那么好的材料 呈现的方式实在脱节… 两星给和邱妙津相关人物的采访资料本身
念白跟鳄鱼**有点届不到,喜欢舞台剧场景跟戏曲部分。每个人的访谈都很喜欢听,朋友们都很可爱,有一位朋友叫她“妙妙”,还有印象很深的是那位双重国籍的人,在澳洲是男人,在美国是**,“我飞到哪一个时空上方时会突然变成了女儿身呢”,哇世界上居然有这么酷的活法。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才能意识到她居然是那么早的人,’amazing shamelessness‘是个无与伦**褒奖词汇。不是男不是女,希望别人能将我全然看成男或女。邱在生前担任过心理热线的接线员,其中任务包括防止**,又想起来影片一开始有些意识到邱好像很爱开玩笑说别人有病,心理人的通病吗?还是早就有自毁倾向了。影片开始和最后都是政治,给我看得不禁感觉这个世界好像确实在进步,但今天(指我真实的这一天)依然是因为所处的这个社会而感到不快的一天。
高中的时候把出版的邱妙津的书都看过了,字里行间里只能感受到浓浓的sentimemtal和melancholy,配合那时候对于死亡和自由的向往,她与黄碧云一起被我曾视为最爱的华语文学女作家。如今能看到有人捡起这段记忆,结合性别议题和关于美学一二来重现她的一生,很感动。如片中韩瑞所说,我也不认同她的死是遗憾的,更像是一种艺术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是她需要用生命这段旅程完成的作品。片中的舞蹈和舞台剧元素很喜欢,加之穿插其中的文学片段,造就了这本身就不是纪录片而更像是散文诗式的一部电影。内心的撕扯通过身体(舞蹈)表达,唯一不喜欢的旁白,太过刻意做作,当然也许是因为不同语言习惯造成的。总之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