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他人之痛》
Watching the Pain of Others
- 主演: 克洛伊·加利贝特-莱妮 潘妮·琳恩
- 导演: 克洛伊·加利贝特-莱妮
- 类型:纪录片 , 短片
- 地区:法国
- 年份:2018
- 语言:法语 , 英语
介绍:欢迎在线观看由 克洛伊·加利贝特-莱妮 潘妮·琳恩 等主演的纪录片片《观看《他人之痛》》, 影视集合第一时间为你提供《观看《他人之痛》》,如果你喜欢《观看《他人之痛》》请把它分享给的朋友,有您们的支持我们会做的更好。祝你观片愉快! 剧情简介: In this deeply personal video diary, a young researcher tries to make sense of her fascination for the film “The Pain of Others” by Penny Lane. A deep dive into the discomforting world of ******* and online conspiracies, that challenges traditional notions of what documentary cinema is, or should be. 看最新电影上影视集合影院(www.ysjihes.cc)
- 播放列表
- 内容介绍
- 网友热评
影视集合 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播放资源!
资源下载
抱歉!【影视集合】暂时没有为您收集到下载资源,请您继续关注!
猜你喜欢
类似
纪录片 短片
2012/德国
8.4
如何不被看见:一段该死的说教视频文件
纪录片 短片
2013/德国
8.6
高原
短片
2018/智利 阿根廷
7.8
讯号8
短片
2019/中国香港 美国
7.7
噪音如是说
剧情 短片
2010/日本
8.3
阅读绑定班宁
纪录片 短片
2018/美国 荷兰
Z = |Z/Z•Z-1 mod 2|-1:紫苑镇综合症
短片
2020/美国
瓶装歌曲1-4
纪录片
2021/德国 法国
8.1
变形金刚:幕前制作
Kevin B. Lee
科幻 纪录片
2014/美国
7.8
眉目之间
爱情 短片
2022/伊朗 英国
7.9
角斗士2
保罗·麦斯卡 佩德罗·帕斯卡 康妮·尼尔森
剧情 动作
2024/英国 美国
6.4
哪吒之魔童闹海
吕艳婷 囧森瑟夫 瀚墨
剧情 喜剧
2025/中国大陆
8.5
看完之后要去读桑塔格的原著,再来重新思考作者在这篇video essay中提出和质疑的问题:在数字媒体化**,当我们的身体经验以可闻可感的图像形式在**上得到传播时,他者的观看是否针对为被观看者本身,亦或是根据拼贴杂糅的语境延伸在自我边界的不适感。就像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利用他者的同情心去散发和诉诸伪造的痛苦,以**某些可经量化而得的利益。当我们观看他人痛苦时,看到的是痛苦的经验感受本身,还是被图像拼贴出来以假乱真的拟态空间?除此之外,这里对于女性处境的思考,所谓病痛精神疾病与女性的身体经验关联,在对话发生之前,已经根据文化的潜在设定完成了前对话,看见是关于自我和他人经验的碰撞,还是深潜于文化之中的不安呢?太多可思考的空间,利用桌面电影,电影本身完成了多层媒介对话,却亦在思考这次对话的真实性
把看电影当作工科生发表的**来看,不停的找参考文献,不停的找相关的文献,就是想看你这个效果是怎么做出来的:媒体**,破碎的信息,不完整的信息得到不完整的结论。自我孤独又渴望交流,因此滋生了窥探他人生活的**,有些创作者把握观者这种心理,引发共情,制造焦虑,大数据的推算,人越来越陷入到自己舒适的那个环境里,孤独又陷入到了循环,只能通过共情,焦虑,批判来驱赶自己内心的空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被互联网的纤维阻绝,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又被互联网的纤维连结,挺恐怖的,互联网成了“疾病”传播的媒介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情感-影像 私人视*日志:①“当观看他人的痛苦时,我们不该如此理所当然”②“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我表现和**他人的冲动,却被叠加到一个算法的逻辑**其放大,并赋予市场价值”③“在这样的世界里,引起共情等于增长‘浏览量’,助长焦虑情绪,来获得更多订阅者”④“互联网上确实存在着旁观他人之痛的‘我们’,但‘我们’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因共情而团结起来的团体,而是一个沉默的由‘浏览’和‘点赞’构成的结合体”⑤“说话者根本上的孤独感,与人沟通的需要强烈到荒诞乃至病态”⑥“有人承认我一直以来的存在,承认我一直以来对那些图像的观看”⑦“有些对话不需要发生,就已经以某种方式发生了”
我们要相信真实的个人经历、还是虚无缥缈的科学?在开头就设下温情的圈套,而当观者逐渐被叙事建构起信念,导演再从中解构自己——如果科学不可靠,真实经验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掌握了素材控制权的导演或创作者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传达“事实”,“真相”被切碎成真实世界中的个人主观视角的一环,而在银幕另一端,不必要的共情过度则泛滥地蔓延至所有易感群体。本片探讨的不仅仅关于创作本身的择取和缺漏,在社交媒体**女性被放大的焦虑与恐惧,底层逻辑下更是人类无法克制地想要**瞩目、不可避免地想要被爱和认可的**,涉及到的不仅是我们要如何建立起女性内部自我诉说的身体史,还是如何在人性的必然弱点里建立起信任和聆听的可能。
发现传送门昨天刚在b站传了这部影片,无与伦比,是看过的最迷人的视***/桌面电影!很激动,不知道该怎么表述。
这种跟随作者一起搜索证据,质疑世界的感觉+纪录片基本手法很有趣。《他人之痛》本身已呈现一个诡异的论题,而《观看《他人之痛》》将所有的思考具像化,并且再加入一个新的论题:人们宁愿选择创造一个莫须有的病,而不是仅仅承认自己是衰老。其实桌面只是仿造真实桌面的呈现方式。可以想象是一个数字沙盒,作者在里面查找,解释质疑每一样东西。美国地广人稀,是一个很**也很孤立的社***以才会有发达的虚拟互联网社群,深厚的**结社历史,目的就是填补孤立个体的群体需求,让人有一种与他人有联系的感觉。猎奇反智是能够最大辐射多数人的基础。美国每个人都在实践成为kol,哪怕没有专业话语权也要创造话语权,造一个虚假的病带给自己存在感。美国的**推销文化也是从上个世纪就有了,只不过现在全转移到了网上而已。
今年最喜欢的一部短片,也可能是我2020年观影最佳。当看完一部电影,我们会怎么样?Chloé Galibert-Laîné在这部短片中记录了这一私密的个人过程。她试图理解自己最初对Penny Lane电影的痴迷和排斥,而且形式是桌面电影。导演不仅解构了她的世界观和与被研究者的关系,而且形式本身也被拆解了。我们为什么要看纪录片? 每个题材的选择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当然还有其人性的细微差别? 在面对未知的时候,作为脆弱的旁观者,他者的痛苦能否转化为自己的痛苦,是否可以被简单的事实所取代?导演仅仅在半小时内研究,传递,并细腻地触及了一系列迷人的主题,最后并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解决了。
今年BISFF截至目前的最佳,把《寻找完美的男人》这样的片子映照得更无聊了些。什么是video essay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它拍成“灵魂在杰作中冒险”(法朗士,转引自朱光潜《谈美》)的review,人人皆可看懂和共情,是“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是“一种自传”。在桌面电影的外观下 ,不断去做调用和拆解,以符合观看经验的方式,向观众还原自己思考的脉络,也带领观众走向更深的思考。最后,抵达了极为平等的女性对话,并领悟真正的交流不一定要面对面,而可以在作品中完成。没有创作者会不为这样真诚而深刻的对自己作品的研究而动容,也让吴昊昊的《制作 〈批判徐童〉》更像一个笑话。我们应当把时间和精力献给那些我们尊敬的作者和议题。
可能是对电影分析的video essay最高境界
BISFF2020/由桌面电影的后现代解释方式,来完成电影中企图达到的'**由共情传播'和观看视角迭代的感情传递,用理性去推动感性,非常元电影,很惊喜。